有人说,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创业!因为创业意味着无穷的机会,意味着一夜之间可能身家过亿。如果你恨他也让他去创业!因为创业的成功率极低,创业过程中的折磨让人“痛不欲生”。创业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事实上只有身体力行者才会给出最有价值的答案。
一、激情不是全部
激情是一种催化剂,它能调动创业者的综合素质与各方面的潜能用于创业。但面对大学生而言,激情过多表现为创业的信誓旦旦与对创业前途持过于乐观的态度,这种创业心态主要表现为对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不够或不全面、不严谨,只从事物的一方面评价创业项目。这其中有很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都仅仅只是有一个想法,而没有实现这个想法可行性高的实施方案作为保证。由于大学生基本没有工作经验,其在创业准备期决策所依的基本上都是个人通过书本与各种媒体所学的知识与信息,因为大学生在未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前,在其内心还没有建立一套个人经验判别体系,因此在考察商机与项目时,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论分析上,无法从各方面了解项目,在此情况下,我认为各位同学在即将创业之前,还是少喊口号为好,应该以冷静理性的心态面对创业机会与项目。
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创业者在企业定位、战略策划、产权关系、市场营销、生产组织、团队组建、财务体系等一系列领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大学生有了好的项目或想法,只是代表“创业的长征路”刚跨出了一步,而在我们的大学生创业者中,认为凭一个好的想法与创意就代表一定能创业成功观念的人也不少,而在创业准备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不充分或根本就没有思考对策与设计好退出机制,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面因素浑然不知,而导致一开始便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使创业者还没有走出多远,即以失败告终。所以创业者不是全才,但要着眼于全才。
二、工作的核心是什么
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公司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这是公司的定义,但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以为现代公司是以客户为中心、是以社会价值为中心、是以产品质量为中心如此等等,这都是错误或有偏见的观念,因为一个企业如果能盈利,也就表明了它存在的价值(除了非守法的公司外)。所以我们可以说,创业者的工作核心就是盈利,也就是增加收入,减少支出,这是创业者工作中的最高原则,是一个创业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是,现实中很多由大学生创建的各种企业里,明显存在着因在公司核心原则上认识不足或不深刻,而导致的创业工作效率不高。有的创业者很辛苦在工作,也的确是很执着,但因为他的工作与公司盈利有偏差而导致公司陷入困境。可以说在合法的经营范围内,“能否赚到钱”是衡量创业者工作的唯一标准。
三、犯错与改正
一次营销决策失误、一次小型财务危机抑或是一次上门推销失败,都有可能成为大学生创业路途中的绊脚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没有打创业持久战的大学生创业者,让他们在心理上元气大伤。其实大学生要正确看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麻烦,这是十分正常不过的现象,我们只要在犯错后迅速改正,或多多请教别人的意见与建议,一定会吃一堑长一智,要善于在交了犯错误的“成本”后,我们要善于分析与总结,要学会从失败中找到自己的弱点与不足,并加以改正。很难想像没有错误的创业会成功。
而在这份立身之本的专业形成之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你有没有机会,而是你的精神里是不是缺钙。
今天每一个相对成功者,都有一段坚忍的盒饭历史,这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蜕变课,毕业生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你的人格的磨练与提升,人格是容器,专业是水,容器受限没有打开格局,水是装不进去的。而磨练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恶劣的环境。
甚至有时候,你要制造磨难,来提升自己的抗击打能力,强健自己的心理肌肉。用正面思维来把合理的当专业训练,不合理的当人格磨练。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极限运动,你必须用目标来跨越迷茫;用计划让自己走的坚定;清楚一年就52个星期,过一周就少一周。用自我提醒与紧迫感,让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串起来,就成了你阶段性的大目标。
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怕淋雨,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真正绽放的那一天,都是用隐忍与坚持换来的。
有那么一个故事,一个刚毕业的职场白丁,在办公室里老放响屁,同事忍不住说:你能不能不出声。然后便见他坐在那里摇来晃去抖个不停,大家问他在干什么,他回答说:我调成震动的了!那么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人,是不是有前途?
四、创业的基本条件
想创业的人不一定适合创业。怎么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创业?今天我想通过对创业意识的分析,帮助同学们认识自己想创业,是简单的冲动还是一个计划?是一个想象还是一个理性?是否有可能转化为行动?还是只是一个梦想。
大部分的创业其实是一个小买卖,你可能开一个小餐厅、小咖啡厅、做美容服务,可能就是我们周围的资源,我们加入对它的组织、加入对它的整合,就做成了生意。没有外来投资的,也没有快速的成长,可能就是保持稳定,有钱赚。但它比我们学校里的很多课有价值。因为当你真的进入创业,你面对的是真的消费者、真的用户,真的伙伴、真的社会资源的拥有者、真的税收、真的地皮流氓,这些都是真的社会知识,大家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真实的社会知识。
创业成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一、没有太多的选择。没有太多选择,你会专心致志在一件事上。如果有无数选择,就什么事都想做,第一你不容易做好,另外,你很难表现出对一种东西的热情,以至于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感动他人。创业从来不是开始的一刹那,是需要不断聚精会神、不断延续的过程,否则什么是百年老店?一个老店,所有的时候都要和前卫的东西相关,任何时候松懈了,就不前卫了。二、肉体、神经都要坚强。创业首先身体要好,要为自己的健康买单,而且还要透支。其次,神经要坚强,压力来了,员工可以跑你不能跑,有事了,一定要和没事一样。要一脸阳光,你还要看起来是“太好了,事终于来了”。三、敢于担当责任,当断则断,要有做决定的勇气。中小企业创业,一个基本特点就是短平快。你脑袋拍得快就是你的,慢了就是人家的。当然拍错了是人家的,拍对的是你的。其实创业,你一定要想着成功,万一错了死了,没有关系再创一个,决断非常重要。对小企业来说,基本的模式不是靠系统、科学的决策来抓住机会,很多的时候要依靠你的知觉、快速的决断力。
创业的时候,一些同学会找一些哥们儿一起创业,一些同学会选择单个创业。其实每个人,都有某一方面的长处,但是短处实际上要比长处多得多。创业的时候,当你作为一个法人去面对社会,杂七杂八的事都会找你,这时候单靠你会的一点东西,很难应对。你需要不同的人才,从不同的角度和你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给你建言,你可以减低很多决策上的失误。
人一辈子找到好的创业伙伴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你真的有几个好的创业伙伴,同样一个产品和其他人相比较,你的成功周期或者说你获得市场上的可能性会大很多。我个人有一个体会:要干的事,必须是喜欢的;但创业伙伴,不见得是你喜欢的。有些人,可能他的人格特点和做事方式你很不喜欢,但就你做这件事来说,你非常需要,他应该成为你考虑的对象。大家一起做事,关键是同事并不需要同仁。在事上可以合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一定要成为好朋友。
五、创业要所为有所不为
什么叫创业?目前无论是国家、领导还是媒体,鼓励创业其实根本上是为了拉动就业,这个业泛指事业。我们也可以想想,如果今天每个人都创业,谁来打工?我们都是很平凡的人,今天我们做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在创业,哪怕只是一位平凡的家庭妇女也是在创业。这个业,应该是最大程度可以体现自我的价值,可以带给自己快乐、满足,给他人带来一种体现成价值的服务。说得大一点,现在很多企业家都提出要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价值,但未必我们个人的价值一定要通过做事业来实现。当然,创业是一件好事,如果大学生想毕业后就去创业,请一定谨慎,因为创业的风险实在太大,今天你们投入的不仅是时间、精力、财力,更多的是你们身边的人对你们的一种期待以及压力。作为创业者最重要的是坚持,今天很艰苦,明天很艰苦,后天很美好。可是我相信很多创业者都会发现,明天的明天并不是后天,而一直是明天。什么时候可以坚持到后天,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
如果你创业一定要把它看成你的梦想,如果你太看重金钱的话,你很难走得更远。你在创业过程中,很难抵御诱惑。比如说今天的股市很好,可能从赚取经济利益上来讲,可能比你做企业更快。成功的企业家做这件事情会得到很好的回报,但是他获得回报以后,还是像以前一样工作18个小时、16个小时,为什么?因为他热爱这个事业,他希望把这个事业作为理想来实现示。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你碰到了困难,你就有能力克服困难,如果遇到一些低潮你也可以走过来。作为创业来说,我的感受是,在写第一个商业计划书的那一刻,你会发现有很多期望值的差异。到进入实战的阶段你会遇到很多以前没有想到的新问题,而且是不断的出现。在创业的时候,你会不断的改变,你的商业计划书在改变,你的团队在改变,因为市场都是在改变的,一个初创的企业变化是必然的,面对这种变化你要有很好的应对能力。另外,你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你要耐得住寂寞。作为一个创业者,如果你对你的事业是抱着一种真诚的热爱,作为一个理想的目标,你至少有可能走完这样比较艰苦的道路。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的成功,但往往忽略了这个企业艰苦的发展期。作为企业来说,今天很多新兴的企业做法和传统企业的做法是不一样的,传统的企业强调赚现钱,比如说做餐厅,三个月以后你就可以说我的营业额是多少,而现在的新兴企业可能一个产品研发就需要两年。比如说google,比如说腾讯,大家没有想到他们可以成为今天最强的互联网企业。
大部分的创业,一开始并不需要真正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只需要朴素的人情世故。今天在座的大部分同学是独生子女,而那些掌握管理资源的,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的最后一代。人家比你的年纪大,你还不服人家,不行。我们创业的时候,面临很多未知的人和事,所以创业的人,我认为更像梯子型结构的人才。你专注在做一件事,但是你有较广的见识,包括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了解不同地域人民的情况。一些消费者虽然不是你的目标消费群体,但就你个人认识的兴趣和掌握的知识面来说,你多少也了解。人家和你说话,你不见得很精,但至少可以和你说通。有见识的人,虽然定向只有一个,但可以把不相关的东西、比较遥远的资源放在这一个地方上实现突破。没有见识的人,只朝一个方向走,非常辛苦。碰到问题,思考、解决的方式只有一种,实现突破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尽管我们说创业的突破和成功需要聚焦,但为了把一件事说得更合理,比别人做得更好,我们需要比别人拥有更广的见识。
作为一个创业者,应该有什么样的准备?创业是艰苦的,创业者应该把完成梦想作为他自己的目标,而不是把经济放在第一位的。今天创业的机会非常好,那么,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创业呢?前一段时间,央视有一个节目强烈地鼓吹创业,他把创业成功和成功划上了等号。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从完成创业本身这件事情来说,创业是很辛苦的,大家看到了百度、新浪,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他们后面一千家,两千家没有出名的公司,他们有很多从来没有长大过,有些倒闭了,有些半死不活的。作为一个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必须要想一下到底有什么优势,创业的几率有多大。我们看到比尔.盖茨,可能很多人认为不一定要在学校读完书,但是我觉得恰恰相反,良好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学习对后期的创业是非常重要的。创业是容不得你去重新学习的,竞争的环境可能让你没有机会学习,我们判断一个企业,作为投资者来说,判断的是这个团队,要看到这个团队在这个市场中,有没有产品创新,有没有产品开发经验等等方面的优势。这不是人的聪明问题,这也是人的学习能力的问题,假设所有人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学习是需要过程的,这个过程是要付出时间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很好的机会就没有了。所以,第一要有覆盖这个行业的人才,第二,我们要比他人有更多的准备和优势。我们要在行业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行业的知识。
其次关于创业与创新。创业要成功一定需要创新,但创新成功不一定可以创业。我们需要创新一些什么?创新意识,创新领导力,创新技术,创新科技……但怎样才能创新?需要我们去发现自己的潜力。海尔曾经有一位领导人说过,人的潜力是怎么出来的?他说其实就是狗急跳墙。在安逸的环境下,创新是很困难的。每一个创业者,都经历过最最惨痛的时刻,跌倒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经过很多次的摔倒之后才找到创新的诀窍和门路,从而才可以创业成功。
六、先就业再创业
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既然是长期的事,一蹴而就不可能。人这一生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就业,第二阶段是择业,第三阶段是创业。刚出来的时候,没有经验,人都活不下来还谈什么发展?首先要老老实实赚点钱,至少经济上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干两三年,看看工作适不适合你?你适不适合工作?如果合适就做下去,不合适就换一个方向、换一个行业、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国家都是可能的。第三,你经过了三、五年,你起码有了一桶金,这时候再考虑创业。
谁告诉你25、26岁以前你可以赚到很多钱,90%是骗你的。25、26岁之前一定是你积累能力的时候,你所有的财富和能力是成正比的。老师告诉我要积累五种能力:1、一对一的沟通能力,包括你的演讲能力。知识和能力、技能是不一样的。2、你是否高度的自知?明白自己的优、缺点吗?3、你的自我管理能力怎样?你别老想管人家,你是否可以管住自己,接下来再管理人家。4、决策能力,实际上就是选择的能力。5、专业技能。
创业充满艰辛,不仅IQ、EQ要高,更重要的是AQ(逆境商),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能在多大意义上成功,不是看他在顺境的表现怎么样,而是看他在困难面前,在挫折面前,在失败的阴影面前,能不能够咬紧牙关,能不能够笑到最后。困难面前能不能站起来,能不能敢于担当、敢于面对,这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心态。
假定我们一些同学,经过创业,证明自己不适合创业,只能就业,但是心里又有不甘,怎么办?可以尝试让就业带有创业的特性。30年前,西方出了一个新名词叫人民资本主义,一个是因为股份制使之成为公司里面的股东;另一个就是更多的企业,会让关键的员工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让他购买或者是赠送股份,使他成为股东。在组织社会学当中有一个词,就是说一个人,当你拥有的技术、资历和其他的关键技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你不仅是作为一个员工存在,实际上你是一个管理资产。这个管理资产的重要性达到一定的程度,企业对你这个管理资产的依赖度很高,尤其是你离开对这个公司的运营会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会因为要留住你,给你股份。相当一部分的核心员工,因为在管理结构中专属资产水平的提高,从而由打工的变成企业的股东,甚至是比较重要的合伙人之一。这种情况在人力资本密集的工作,比如服务行业、咨询公司,表现得很明显。对那些不想抛头露脸,不想损害身体健康,损害自己的神经,不想担当创业风险的同学来说,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独特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提高地位,从而挣得你在管理架构中的地位,这也叫就业带有创业的特性,尤其是你的敬业精神、你的专业知识和你的技能达到核心程度的时候,你同样有可能获得雷同创业者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