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系招生就业办公室有关20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原则,信息工程系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本着“计划好,下手早,抓落实,讲服务”的原则,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完成。下面就全系2009-2010学年度就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本学年度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我系高职毕业生人数195人,就业人数194人,就业率达到99.5%;中职毕业生人数105人,就业人数105人,就业率达到100%;
从今年的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有70%以上的学生被国有、民营或外资企业录用,如上海(思考)电机有限公司、上海思考、惠州TCL等;从学生就业区域来看,75%以上的学生在省内就业,50以上%的学生在省内大中城市就业。
第二部分:学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系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协助
我系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把它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作为全系的重点工作来抓。全系党政联席会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就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并且结合我系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调动全系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全系召开会议,提出各班主任不但要负责学生在校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把学生的就业情况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成绩的一项指标。这样,各个班主任积极为本班的学生联系就业岗位,在学校开供需见面会时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参加。
(二)加强专业化市场建设,建立牢固的就业网络。
在市场建设中,我们注重全方位,多渠道建立立体化的就业市场。一方面我们注重传统的就业市场建设,充分发动广大教师,提供就业信息,进行2010届毕业生专业介绍宣传,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毕业生;同时我们积极利用学生教学实习机会,达到学生对行业和行业对学生的双向了解,比如组织学生去上海、广东等企业进行教学生产实习,这样,使学生和企业在相互比较了解的情况下签约,避免了盲目性,使学生和企业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另一方面,我系建立了畅通的用人单位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在办好就业宣传栏、选拔班级就业信息员等传统信息发布渠道的基础上,充分学院招生就业网站,把用人单位信息、往届学生去向、应届毕业生信息、学科建设等放在网站上,进一步促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了解,双向选择。
(三)以加强就业教育为主,全面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加强就业教育,并把教育纳入对学生大学期间的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就业指导不仅体现为大学毕业班的就业指导课,而且体现在学生大学期间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选择专业方向、选择课程或毕业设计题目、甚至融入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在2010届毕业生,乃至以前的毕业生中,我们就贯穿了这种思想。同时,我们提高了对就业指导课的要求,老师不但要上课,保证上课效果,同时更注重毕业班班主任对学生日常面试活动的指导,尤其在毕业生接近尾声的5、6月份乃至7月份,对就业思想观念不正确、就业有困难的同学跟踪做工作。
在毕业生中开展了一些教育活动:如请成功企业人士(如上海松江的胡校长、台湾东莞台商商会会长)做报告、教师与学生座谈会等,使毕业生更加热爱母校和专业,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确保毕业生安全稳定
系就业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学校就业工作会议、培训和其他学习活动,具备了较高的素质。在毕业生推荐材料的填写、协议书的使用与管理、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毕业生档案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操作,较好的完成日常就业工作。同时,我们还对毕业生的宿舍管理、毕业设计等各方面提出较明确的要求,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毕业生安全、顺利、文明离校。